梗百科-有新梗热梗的梗网站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梗百科   

狗粉丝

目录

狗粉丝是什么梗编辑本段

狗粉丝,意思就是指那些骂爱豆或者抹黑爱豆的粉丝。 粉丝有两种,一种给网红打赏、支撑他们租公寓、穿潮牌的叫“嗨粉”,一种除了骂他们就是抹黑他们的叫“狗粉丝”。“狗粉丝”成为网络亚文化中最新的一个现象,他们成为网络世界中的一个另类主导。

“狗粉丝”所使用的语言,除了带有川渝方言与东北话的地域风格,在对字母与标点符号的使用上,继承了“火星文”的密码,这有效隔绝了网络主流文化的冲击与干扰,为“狗粉丝”制造网络暴力提供了保护。

回顾亚文化的发展与变化,会发现它绝不满足于一种形态,整个亚文化体系,一直在通过不断的曲折变形,来彰显自身的价值与影响力。从“你妈喊你回家吃饭”到“主要看气质”晒照片,从“屌丝”流行到“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”神曲霸屏,从胡戈恶搞《无极》到“帝吧出征”……网络亚文化以神出鬼没的轨迹,在影响着网民的语言表达与思考方式。

以“狗粉丝”为分水岭,此前的网络亚文化整体上都停留在自嘲自黑、瓦解权威、彰显存在感这个底线之上,简而言之一句话,网络亚文化多是以“自我贬低”为名,来对现实生活表达某种不满,通常不会伤害到具体的人,更谈不上伤害本就处在社会底层的人。而“狗粉丝”的出现,则显现出网络亚文化在朝着一个危险的方向走。

首先,“狗粉丝”以羞辱人获得乐趣,本身就证明了这是不好的迹象,当网络亚文化失去对抗权威的能量,将矛头转向民间普通人的时候,一场看不见的危机或正在酝酿当中。其次,“狗粉丝”通过移花接木、栽赃嫁祸的方式,来彰显群体力量,已经有了显而易见的危害性。在群聊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言语轨迹当中,反讽与幽默渐渐地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无底线的造谣,对普通网民的上网体验带来了破坏。

有人将“狗粉丝”等同于日本的丧一代来看待,觉得“狗粉丝”收入低、失去了上升通道,在网上骂人,是他们最廉价的娱乐。这恐怕是个误会,日本丧一代的主要表现是不愿意出门,不想工作,但他们通常也不会打搅到别人。丧一代的生活方式,是一代年轻日本人的生活与文化选择。而“狗粉丝”追求的,多是低级的口欲满足,据有的“狗粉丝”说,他们当中有不少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体面的职业、收入不错,加入“狗粉丝”群体,纯粹是为了找乐。

“狗粉丝”有一个迷惑人之处,在于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传播规律,熟悉社交媒体的文化情境,在表达上目的性与技巧性都很强,这使得“狗粉丝”往往能赢得一些掌声,甚至不乏一些形容他们“有智慧”的夸赞,甚至有人将“狗粉丝”拿来与美国“垮掉的一代”进行对比。 美国“垮掉的一代”以纵欲、沉沦的方式来追求自由,治愈战争造成的心灵创伤,虽然当时的美国主流文化对“垮掉的一代”充满失望,但这一代年轻人从未真正放弃对美好的真正渴望,这一时期诞生了杰克·克鲁亚克、艾伦·金斯堡、威廉·巴勒斯等诸多作家与诗人,他们创作了无数传世之作。仅仅这一点,“狗粉丝”就无法望其项背。

“乌合之众”与“垮掉的一代”之间,不是隔着一层纸、一堵墙,而是隔着一个世界,前者的破坏与后者在破坏中创造,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,选择加入前者的队伍,对于“狗粉丝”而言是举手之劳,而如何在痛苦中反思,如何在时代车轮的碾轧中保持生存姿态的强硬与精神尊严,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。

0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黑人问号    下一篇 狗粉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
被动颓废
被动颓废是什么梗:被动颓废,是本来很主动且愿意干的事情,一旦被催促,就会立马出现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抗拒。所有的学习、婚姻乃至生活各类琐事,除了当事人之外可以提醒,但请勿催促,催促会将主观意愿上的美好变为被动意义上的承担,对于我们被动废人群而言,一催就慢,一点就炸。比如,我定了8点的闹钟,准备早起迎接新一天,你7.59叫我起床,对不起,我拒绝并且开始烦躁了。例句我是一个很被动颓废的人,我自己看书,Ok啊我看,我妈让我看书,啊,我怎么这么烦,不想看了,还有晚上睡觉啊,十一点多啊,OK啊我睡,我妈一催......[阅读更多]
小别致长得真东西
小别致长得真东西是什么梗小别致长得真东西/小东西长得真别致,是常见的吐槽用语,常用于动画中人物/事物形象奇特长得丑的情况,尤其常见于角色黑化时的弹幕中。小别致长得真东西,此句似乎最早出现于《爱情公寓3》第2集6分48秒左右。胡一菲与曾小贤在酒吧寻找陈美嘉时,发现一个与陈美嘉背影相似的胡渣男,曾小贤说了一句:“呦呦呦呦,小东西长得真别致。” 由于汉字的顺序并不一定能影响阅读,在弹幕中此句常常被写作“小别致长得真东西”,以吐槽人物形象别致。有时会扩句成为“你这个小别致长得可真东西呢”等。小别致长得真东......[阅读更多]
精神小伙
精神小伙是什么梗:俗话说,土到极致就是潮流,所以精神小伙也出道了,精神小伙本来的意思是指精神气质很好的小伙子。精神小伙,现在指的是跳社会摇的土嗨小伙,想成为这种小伙还有要有标准配置的,锅盖头、豆豆鞋、紧身衣、紧身裤、电动车。兜里不能超过买50个窝窝头的钱,放眼望去,这就是20年前火的那批非主流,当你成为这种人时,你就是标准的精神小伙。并且还有一句顺口溜:只要精神小伙在,到哪都是实力派。......[阅读更多]
野啊宝贝
野啊宝贝是什么梗:野啊宝贝,是出自豆瓣小组「社会性死亡」某篇帖子里女主社会性死亡时其男友的回答。社会性死亡:原指对亲朋好友而言已经死去,在社会上已经被大家认定为死亡。现指经历了奇奇耻大辱,丢脸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,没脸再在世界上活下去。野啊宝贝,可用各种场景,一般在尸组(社会性死亡小组)用法是:某人做出了社会性死亡的行为时,对她的“夸赞”。这个词想要表示的是,你这个人做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了,还有脸活下去??......[阅读更多]
去超市门口摇明白
去超市门口摇明白是什么梗去超市门口摇明白,指‌‌‌‌的是去超市门口做小孩坐的摇摇车,一般用来回复一些很弱智的发言。去超市门口摇明白,该梗出自网上的一帖子,有一网友发问:奶奶生了妈妈,妈妈生了我,为什么奶奶不直接生我呢?有网友神回复:奶奶生了妈妈?我建议你还是去超市门口摇明白再说。这个回复是嘲讽楼主连妈妈的妈妈叫外婆都不知道,才能问出这种弱智问题。去超市门口摇明白,这里的“摇”是指的超市门口的摇摇车,投币1元后,它可以边摇边播放各种儿歌,其中有一首《家族歌》的歌词是“妈妈的妈妈叫什么?妈妈的妈妈叫外......[阅读更多]
同一片海
同一片海是什么梗:同一片海,是指同一个圈子、同一个世界。来源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《舞!舞!舞!》,原文是:你要听话,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。意思是:不是所有人都能共鸣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世界。后来在综艺节目《做家务的男人》中,明星张歆艺在和自己老公袁弘聊天的时候聊到孩子,说二胎是老二,结果顺口把老大说成了老一,接着开玩笑地说了一句:“有1吗(有攻吗)”。被网友调侃,原来明星也懂这些梗。后来张歆艺在网络上发布动态:同一片海,被网友认为意思是说大家都是在同一片海上冲浪,所以自己也......[阅读更多]
聊天框战神
聊天框战神是什么梗聊天框战神,是指一些在聊天框中什么都敢说,到了发送的时候,就先删除再来一个哦的怂包。内心里面千言万语,都打在了聊天框内,可惜就是不敢按那个发送。聊天框战神,当然也不仅仅指的是这样的爱情怂包,还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只敢在聊天框内说狠话的人,比如老板安排你加班,你在聊天框属于:“加你马呢加,天天加班,加个锤子,哔哔哔哔哔哔~”,但到了发送的时候,全部删除,回复一句:“收到”……总的来说,聊天框战神就是在聊天框内放飞自我,敢爱敢恨,到了发送的时候,就怂了。聊天框战神,有时候也会用来形容一些......[阅读更多]
奶奶不成爷爷在
奶奶不成爷爷在是什么梗:奶奶不成爷爷在,是“买卖不成仁义在”的空耳。来自于网上一段视频,博主酷酷的腾给一个卖枪的人:王哥,打电话,说要买加特林。王哥表示没有加特林,但是博主纠缠不休,王哥很是崩溃,对酷酷的腾破口大骂。酷酷的腾听后对王哥说,“王哥,你到底还卖不卖枪了,冤家宜解不宜结,奶奶不成爷爷在。”王哥回答:“那tm是仁义在!”后来这句话又在一些相声作品中出现,被大家熟悉、使用。......[阅读更多]
别想大象
别想大象是什么梗:别想大象,是一个认知语言学中的经典例子,如果告诉他人“你现在在脑海中想什么都可以,就是不要去想大象”,对方一定会首先想到大象。该学科的创始人乔治·莱考夫认为,这是一个“语言控制了人的思想”的绝佳例证。国内大多数人是通过电影《盗梦空间》了解这个例子的,剧中人物亚瑟在向其雇主斋藤讲述盗梦理论时说:“如果我说:不要想大象。你会想什么?”......[阅读更多]
铁憨憨
铁憨憨是什么梗:铁即脑子发热、一时糊涂,憨则为傻、痴、呆、迷等。连起来即为一时糊涂的傻子。通俗的叫法是二愣子、愣头青。铁憨憨,源于陕西方言,经过6324带主播孙笑川的推广和传播普遍流行于微博、贴吧等网络平台。西游记中孙悟空常称八戒为:夯子,86版电视剧中则为呆子,都和这个词意思相近。......[阅读更多]
亲儿子
亲儿子是什么梗:亲女儿/亲儿子,是ACG用语,常用于游戏中,描述某游戏中特别强力的女/男角色。亲女儿/亲儿子也可以延伸用于动画/漫画/轻小说等作品中,用于表示具有优势的、受作者照顾的女性/男性角色。在动画剧情、漫画剧情、游戏剧情、轻小说剧情等作品中,如果有一个角色A明显受到作者(脚本家、小说家、漫画家等)的钟爱,比如表现为剧情份额非常多而且占尽各种好处(天赋、幸运、后宫/逆后宫等),就会被称为该作者的亲女儿/亲儿子。附带人妻属性的话,称为亲老婆。不过也有些心灵扭曲的作者比方说老虚、丸户之流会把整部......[阅读更多]
溜了溜了
溜了溜了是什么梗:溜了溜了,是网络用语,直播圈常用,指见机不对或是做了什么羞耻的事情,没脸见人要马上跑路。通常是说话人自己认怂的一种信号。例如,某人在争论问题时发现其实是自己错了,为了缓解气氛,就会说“哎呀我的错,溜了溜了”。以此方法认怂,会显得气氛没那么尴尬。......[阅读更多]
得不到的爸爸
得不到的爸爸是什么梗:得不到的爸爸,就是你得不到的,高攀不了的东西。爸爸这个词,近年来,已经可以被冠以金钱、权力的象征。如果一个人足够有钱、足够有势,有人追随或者追求,就可以被称为爸爸。所以爸爸在这里是一个衍生词,代表说话人对自己外貌、金钱、权势甚至青春等你不具备的东西的优越感。爸爸由bug一词谐音演变过来,bug是漏洞的意思。得不到的爸爸,指你永远无法克服的事情。比如打怪打到半血又因为bug瞬间满血,这就是你得不到的爸爸。我是你永远得不到的爸爸,可以理解为一种拒绝或者炫耀。拒绝的意思是:撩我也没......[阅读更多]
意不意外惊不惊喜
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是什么梗意不意外?惊不惊喜?常被用来调侃一些比较具有戏剧化反转的事。没想到吧?就问你意不意外?惊不惊喜?如此挑衅,看来我只能……用“小拳拳捶你胸口了”!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出处这句话最早出自周星驰的电影《家有喜事1992》里,张曼玉饰演的何里玉和周星驰饰演的常欢二人间的一段经典对白。​2017年,段子手们注意到了这句对白后,加以改良,创作出了各种表情包,就问你:“意不意外?惊不惊喜?”、“刺不刺激?”。......[阅读更多]
人数过万智商减半
人数过万智商减半是什么梗:人数过万,智商减半,源于论坛的一句流行语,揭示了某种规律。当一个交流平台人数很少时,人们往往能够相处得融洽,或至少能维持关系和睦,但如果变得人多而杂,便会出现某些人素质低下、态度恶劣、无法求同存异甚至专门通过引战、撕逼等引发争吵来获得快感的情况,导致时不时就会出现严重的纠纷或者战争、管理人员郁闷烦躁、平台成员愤怒离开等情况,所以这种事情被讽刺为“人数过万,智商减半”。虽说智商如果减半,人数也不一定需要过万,但一个交流平台人数一旦增多,上述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。适用于百......[阅读更多]